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日期:2015-12-17
近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再次取得實質性成果。12月15日,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與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簽署了《關于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信息合作交流諒解備忘錄》。備忘錄的簽署符合各方對中美兩國反腐敗、反恐怖融資合作的期待。
把非法收益轉化為表面合法收益的洗錢活動,往往與販毒、有組織犯罪、人口拐賣、恐怖主義等犯罪行為相伴相生,同時也破壞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同時,在全球化的時代,洗錢行為日益呈現跨越國界的特點,成為世界所有國家面臨的共同風險和威脅。因此對洗錢犯罪行為,既需要各國獨立打擊,更需要國際聯合行動,并形成固定化的國際合作機制。
中國一貫積極參加包括反洗錢在內的各項國際反腐敗公約。同時,中國也在探尋各種雙邊與多邊合作。2014年10月,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成立了歐亞反洗錢與反恐融資小組(EAG)?,F在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探索建立類似的反洗錢機制,對于相關制度的國際性構建可以做出獨特的貢獻。雖然中國的反洗錢立法和執法實踐時間還比較短,經驗還比較欠缺,但中國正在彌補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近年來中俄兩國在邊境地區的反洗錢合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可以利用到中國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合作之中。
這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雖然意義重大,但依然只是一個開始,中美兩國在未來可以開拓非常廣闊的合作空間,比如在反洗錢信息共享方面取得更多進步,兩國司法機構在犯罪調查方面展開更多合作,更進一步,則可以在追回外逃資產和引渡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取得更多進展。這就需要兩國克服狹隘思維,以共同利益考慮為基礎,彼此更積極主動地做出更多讓步,相互提供更多的協助行為,并注意盡量不使兩國反洗錢機制與法律方面的一些差異阻礙合作的展開,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深化反洗錢合作。如果在反洗錢合作方面積累了充足的經驗,并建立起堅實的互信機制,也將必然有利于中美兩國在未來簽署引渡條例,彼此更方便地將逃到對方的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而不是成為犯罪分子的避風港。
中美反洗錢合作的另一個意義是,中國可以借此機會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完善本國反洗錢法律和機制,同時健全反洗錢組織機構,增強行政、司法、金融等機構之間的協調能力,并完善金融機構內部的自控性管理機制,從各方面構建一個完整的反洗錢體系,凈化國內的市場競爭環境。
中美聯合打擊洗錢及其他腐敗犯罪,必將有助于塑造清廉的國際政治環境和經商氛圍,維護正常的國際秩序和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既是提供國際公共品,也有利于兩國自身。當前,反洗錢合作已經成為中美反腐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整體性的中美反腐合作更應深化,不應只局限于追究跨國腐敗行為等行為,更應促進兩國企業、公民在商業與社會交流中都遵守廉潔的準則。腐敗相當于一種國際性的傳染病,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所以打擊腐敗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所在。而繼續培育兩國利益交集,形成相互依賴、彼此互利的共生關系,對于維持中美政治關系的穩定也將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