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17
作者:王輝
來源:中國證券報
隨著資金面偏寬松和無風險利率不斷下滑,近期債券市場出現逼空式暴漲,股票市場高股息率個股顯著走強,這成為國內金融市場乃至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階段特征。分析人士表示,本輪債市股市同步上揚,在很大程度上是“資產荒”加劇直接推動的。考慮到下半年貨幣環境有望繼續保持適度寬松、市場無風險利率仍有下降空間,債市與股市“水漲船高”的狀況有望延續。
買方勢大債市火熱
30年期超長期限的固息國債,以往只有保險等少數大型金融機構配置,近期卻被機構投資者當作“小盤股”快速倒手;過去認購倍數普遍在2倍至3倍的金融債,近期動輒投標倍數達到5倍以上;一只質地不算十分優良、年收益率也不高的公司債——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5年期公司債獲超百倍認購,堪比A股打新……
近期債券市場尤其是利率債市場,在一片“買買買,一直買到零利率”的資金持續熱捧下,幾乎“熱得發燙”。市場人士指出,僅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609自4月末至今最大超過3%的漲幅來看,這一數字相當于央行連續12次降息、每次降息0.25%才能實現。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債市持續逼空暴漲,不僅是由于各類資金對于市場利率中樞下降空間有非常樂觀的預期,更大程度上是資金持續涌入導致市場高燒。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歐陽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債市持續大漲,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市場參與主體對債市的上漲空間極度看好,而是“完全由買入力量決定”。從投資債市的資金總量來說,一方面理財產品、銀行委外投資等新增資金不斷涌入;另一方面,隨著賺錢效應這一正向循環的持續,各類機構整體加杠桿的力度不斷增大,目前市場整體投資杠桿率已經不低。“雖然利率債整體收益率水平較之前幾個月已經很低,但近期仍有許多理財資金和資管賬戶在收益率很低的位置將資金配置出去。”歐陽健表示。
來自一線交易員的消息進一步顯示,在7月經濟與金融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的背景下,部分資金仍然博弈央行繼續推出降準或降息的新寬松舉措,但許多投資機構傾向于認為,只要央行能夠穩定住目前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則各期限國債、金融債的收益率曲線,仍會因各路資金的持續入場而被不斷壓低。
對于債市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歐陽健表示,只要債市質押融資加杠桿獲利的正向循環不被打破,市場買方力量不出現明顯下降,或央行不出現意外的政策,則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水平仍會有較大下降空間。
“資產荒”愈演愈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幾個月國內債券市場持續拉升的同時,全球債券市場也同樣持續高漲。統計數據顯示,盡管今年以來美聯儲沒有進行任何貨幣寬松動作,歐洲央行QE力度也弱于市場預期,但今年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和德國國債收益率下行幅度均超過70個基點,兩國債券市場長期和短期債券收益率的期限利差不斷壓縮。
對此,來自評級機構穆迪以及國際投行貝萊德的分析觀點指出,盡管相關國家收益率處于歷史低點的國債不值得冒險,但大量涌入的資金仍在持續推高債券價格。整體而言,在美聯儲升息顧慮重重、歐洲和日本負利率政策持續深化的背景下,資金對于債市的熱捧正是全球“資產荒”的體現。近期甚至出現了由于金融機構惜售國債,英國央行未能完成量化寬松購買足夠國債的情況。
而在國內的債券資產和大類資產配置上,重陽投資認為,近期利率下行仍是2014年以來利率下行大趨勢的延續,其背后驅動力是企業部門主動去杠桿。盡管去年下半年以來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長加快,但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居民部門加杠桿的結果。在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低迷的情況下,非金融企業信貸需求仍然低迷,進而導致商業銀行,以及非銀金融機構對各類債券資產和權益類資產的追捧。除此之外,2011年至2013年期間大量通過信托和非標融資的高息存量債務,自2015年開始陸續到期,也在客觀上加大了“資產荒”的程度。
機構追逐穩定升息資產
在前期債券市場持續獲得大量資金熱捧的背景下,近期A股市場也出現較大幅度拉升。大量股息率較高的個股,股價漲幅十分突出。對于近期A股市場高股息率個股整體拉漲,歐陽健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投資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將固定收益市場上的投資策略復制到了股票市場,持續追逐有相對較高穩健分紅的權益資產,從而推動相關個股走強。
私募基金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股息率的投資策略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會有效。一方面,從短期來看,A股市場的風格切換將繼續有利于相關板塊個股;另一方面,國內整體宏觀大環境仍然支持無風險利率繼續向下運行,且下降空間較大。陳家琳進一步強調,整體而言,在優質資產未來仍將較為稀缺的背景下,充裕流動性對優質的穩定生息資產會持續展開追逐。
此外,重陽投資也認為,在錢多缺資產的格局下,無論是債券還是高股息率股票、分級A等類固定收益資產都有較好的表現。
而在行業板塊方面,陳家琳表示,汽車制造、高速公路等在前期宏觀經濟下行過程中業績和分紅依舊較為穩定的行業,以及其他一些自身主營業務和經營業績能夠保持平穩的上市公司,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會有相對好的表現。
此外,盡管現階段市場對下半年宏觀經濟表現、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仍有較大分歧,但一些市場人士傾向于認為,下半年A股市場對實體經濟回升的敏感度將大大提升。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表示,現階段市場對經濟前景并未形成共識。當前股市的回升,僅僅是風險預期改善的結果。整體而言,在市場利率水平預計仍會持續低企的背景下,考慮到前期出臺的各種托底政策和其它經濟運行轉變跡象,下半年經濟有望見底回升,A股市場上行動力也將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