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監管持續升級。最近一個月內,湖北、四川、黑龍江、上海等地密集部署地方金融風險防控相關工作,一手開啟新一輪的金融風險排查和清理整頓,重點聚焦非法集資、網貸、融資擔保等領域,一手建立監測平臺,運用科技手段加強對風險的預警。在排查風險、清理問題機構的同時,地方金融監管的重心也逐漸轉移到加快自身監管體系的構建上,出臺監管細則,補齊監管制度短板。目前,山東、河北、四川和天津四地已經出臺了地方金融監管條例,北京、浙江等地的金融監管條例也正在醞釀中。
公開信息顯示,湖北、四川、黑龍江、上海等地近一月內密集部署地方金融風險防控相關工作。湖北省10月9日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聚焦非法集資、P2P網貸、重點企業債務等風險,逐一檢視排查,加強監測預警,落實“一案一策、一企一策”風險處置化解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9月19日召集21個市(州)金融局(辦)召開了涉眾型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會議,對下一步全省涉眾型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
最近,多個有著金融機構高管從業經歷的人士密集出任省級政府副職,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這實際上也釋放出地方金融監管將進一步強化的強烈信號,地方金融監管的專業能力也會進一步提升。”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地方金融監管的主要對象是“7+4”類機構,“7”指的是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4”指的是投資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眾籌機構、地方各類交易所。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金融監管要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并妥善處理風險事件,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
針對被監管的重點對象,不少地方已經開啟了新一輪的金融風險排查和整頓。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公告稱,湖南省整治名單內納入行政核查的24家網貸機構P2P業務均不符合“一辦法三個指引”有關規定,現予以取締。日前,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金融監管局陸續發布通知,開展對轄區內融資租賃公司的現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