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快速發展、跨境消費日趨頻繁的今天,我們的日常生活與金融的關系也愈來愈緊密,身邊的洗錢風險也隨之上升。
洗錢常見的手段有哪些?會帶來怎樣的危害?作為普通消費者應該如何規避洗錢風險?這篇科普文章帶您看懂反洗錢。
洗錢是通過隱瞞、掩飾非法資金的來源和性質,通過某種手法把它變成看似合法資金的行為和過程。我國在刑法修正案(六)第191條明確了洗錢犯罪的定義:"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提供資金賬戶,協助將財產轉換為現金或者金融票據,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資金轉移,協助將資金匯往境外,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即構成洗錢罪"。
記者了解到,當前洗錢的方式主要有現金走私,大額現金分散存入銀行、構建存款,利用現金密集行業,直接購置各種動產或不動產,利用證券業和保險業洗錢、無記名債券或期貨,利用離岸金融中心、銀行保密天堂等國家和地區對個人資產過度的保密措施,開展顯失公平的進出口貿易,甚至注冊皮包公司,開展虛擬交易等。此外,還有一些常見的洗錢途徑,比如:利用境內外銀行賬戶過渡,通過地下錢莊跨境轉移,購買彩票、珠寶古董交易和虛假拍賣進行洗錢等等,手段較為隱蔽,尤為值得關注。
洗錢是為犯罪活動轉移和掩飾非法資金,使不法分子達到占有非法資金的目的,如果一不小心被犯罪分子利用,后果將不堪設想。輕則可能會導致自己的資金虧損或被犯罪分子竊取,在個人信用記錄中留下污點,日常生活中貸款、買房買車、出國等都會受到影響,重則還可能會成為犯罪分子進行非法活動的“幫兇”,不知不覺中參與了違法行為,甚至成為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替罪羊”。
了解了洗錢的危害,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洗錢的陷阱呢?下面為您帶來幾個實用小貼士:
一是主動配合金融機構進行身份識別
1.開辦業務或存取大額現金時,請您帶好身份證件。有效身份證件是證明個人真實身份的重要憑證。為避免他人盜用您的名義、竊取您的財富,或是盜用您的名義進行洗錢等犯罪活動,當您開立賬戶、購買金融產品以及以任何方式與金融機構建立業務關系時做到: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身份證明文件;如實填寫您的身份信息;配合金融機構通過聯網核查身份證件的真實性,或以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您確認身份信息;以及回答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合理的提問等。
2.身份證件到期更換的,請及時通知金融機構進行更新。
二是不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
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可能會產生以下后果:他人借用您的名義從事非法活動;可能協助他人完成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因他人的不正當行為而致使自己的聲譽和信用記錄受損。
三是不用自己的賬戶替他人提現
提現是洗錢?,F手法,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誘惑,使用自己的個人賬戶(包括銀行卡賬戶)或公司的賬戶為他人提取現金,逃避監管部門的監測。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為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風險事件、保護自己的資產安全,請不要用自己的賬戶替他人提現。
四是避免攜帶大量現金出入境,嚴格遵守出入境要求
為防止走私、洗錢等犯罪行為的發生,我國政府規定,中國公民出入境每人每次攜帶的人民幣限額為20000元,不得超額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