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賬戶管理 防范金融風險
近年來,不法分子非法開立、買賣銀行賬戶(含銀行卡,下同)和支付賬戶,繼而實施電信詐騙、非法集資、逃稅騙稅、貪污受賄、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2017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于加強開戶管理及可疑交易報告后續控制措施的通知》,以加強賬戶管理和后續控制措施。
01 杜絕假名、冒名開戶
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要識別、核對客戶及其代理人的真實身份,杜絕不法分子使用假名或冒用他人身份開立賬戶,它們會有選擇地采取如下措施∶
●聯網核查身份證件;
●人員問詢
●客戶回訪
●實地查訪
●公用事業賬單(如電費、水費等繳費憑證)驗證;
●網絡信息查驗等。
02 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必要時也會對開戶說“不”
對于以下情況,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根據客戶及其申請業務的風險狀況,可采取延長開戶審查期限、加大客戶盡職調查力度等措施,必要時應當拒絕開戶∶
●不配合客戶身份識別;
●有組織同時或分批開戶;
●開戶理由不合理;
●開立業務與客戶身份不相符;
●有明顯理由懷疑客戶開立賬戶存在開卡倒賣或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等情形。
03 持續監控措施
對于有理由懷疑被洗錢、恐怖融資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利用的客戶、賬戶、交易等,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會采取持續監控措施,限制客戶或者賬戶交易方式、規模、頻率等,甚至拒絕提供金融服務乃至終止業務關系。
04 案例分析:用可疑開戶許可證開立對公賬戶被拒
某男子攜帶開戶許可證在某銀行支行辦理對公賬戶開戶業務。柜員查驗開戶許可證,發現此證顏色較淺、紙質較滑、底紋圖案發虛,立刻進入中國人民銀行賬戶管理系統進行核實比對,發現證件上的法定代表人姓名與系統中的信息不一致。柜員隨即詢問客戶開戶許可證的來源,以及是否知曉證件信息與該公司系統中信息不一致。客戶表示是該公司新來的財務人員,對此不是很清楚。柜員立即將情況報告銀行主管,銀行主管通過鑒別儀鑒別后確認證件系偽造,拒絕其開戶申請。